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 , 小明勇夺冠军 , 同学都羡慕地说 , 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 , 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 , 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1.速度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 , 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 , 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
提问:小李步行 , 而妈妈骑自行车 , 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 , 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
“在相等的时间内 , 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
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 。
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s/t
单位:m/s或者是km/h
例题:书本23页
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
练习:20m/s=54km/h=
例题:书本24页
指导学生学会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 。
2.匀速直线运动
指导学生观察图11.2—2 。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 。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 , 汽车刹车时 , 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
平均速度:v=s/t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
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
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 那么变速运动呢?
(四)作业
1.书本26页第一、四题
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
(五)教学后记
【§1—4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 , 并求出平均速度 。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
(2)过程与方法
①.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
②.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
③.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
教学过程;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把铜丝作为斜面 , 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 , 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 。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 , 就得比较平均速度 。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 , 路程用刻度尺来测 , 时间要用表来测 , 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 , 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 。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 , 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 画出实验表格 , 进行分组实验 , 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 , 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 , 时间为5分钟 。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
师:很好 , 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 。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
总结:很好 , 按一下开始计时 , 再按一下停止计时 , 再按一下回零 。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 , 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 。我们会使用秒表了 , 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 把数据填在表格里 。时间为10分钟 。开始: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
推荐阅读
- 揽胜新能源的续航里程 揽胜运动版新能源口碑
- 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教案 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
- 新人教版高一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高一英语高效工作计划
- 生化危机2重制版马格南怎么获取 生化危机2重制版马格南怎么拿
- 扳倒井珍藏版酒价格表 扳倒井珍藏酒价格表
- 一拳超人剧场版有几部
- 《蜗牛·女人·花之星》米罗作品赏析-1919版
- 安卓微信有HD版本吗
- 《野餐》戈耶作品赏析-1785版
- 《野花》鲁东作品赏析-19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