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中学化学基本要求教学方法5篇( 四 )


4、元素是宏观概念 , 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 ,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是微观概念 , 用于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 , 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
(五)矫正反馈
1、元素是宏观概念 , 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 并说出理由 。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
3、下列说法中 , 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六)迁移运用
课堂练习
(一)元素符号组合游戏:请把它们变为你认识的元素符号 。
ABCMN
auelg
(二)试找一找 , 下述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三)身边的元素——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 , 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进补的广告 , 这里的锌指的就是元素 , 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
中学化学基本要求教学方法范文3
一 。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 , 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 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 , 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
1 。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 , 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 , 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 , 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 , 并用化学语言表达 。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 , 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 。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 。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 , 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 。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 。
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 , 能够“学新悟旧” , 自我提高 。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 。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 , 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 , 事倍功半 。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 , 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 , 发现遗忘的知识点 , 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 , 针对性强 , 效果很好 。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 , 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 , 自然识记;归纳口诀 , 有利识记;比较异同 , 简化识记;读写结合 , 加深识记 。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 。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 。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 , 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 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 , 不断拓宽知识领域 , 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 , 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 。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 。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 。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 。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 , 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 。通过对比 , 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