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少女不多情(哪个少女不多情剧情)


网图侵删
这是一部2004年的旧电影,今天又刷了一遍 。许多人对它印象深刻,就如我在今天之前对它的印象:冰雪茫茫、洪水泛滥、自由女神像冻成了冰雕……没错,就是这部《The day after tomorrow》,当年耗资1.25亿美元的大制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大场面印象 。当然它也获得了回报,取得5.442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投入产出比还是很不错的 。
有人骂这部影片“是部愚蠢的电影” 。我很不能理解,就因为它讲述了一个不可能发生的灾难故事?回过头来看,电影描述的灾难,谁也不能肯定在将来的哪一天会成为现实——也许它会变换着形式,比如说全球泛滥的白色污染,比如说仍在加剧的温室效应,谁知道呢?至少,它给狂妄自大的地球人敲了一记警钟,也许灾难不会发生在你头上,但很可能发生在你孙子的孙子头上、全人类头上 。
霍尔博士在初级灾难出现时的气候峰会上做报告,副总统连在他面前做报告的人的名字都记不住,质询前微微抬眼看报告纸的动作,显得滑稽可笑,他说,“经济体系和地球环境一样,脆弱不堪 。”代表社会治理阶层的副总统,根本不关心已发生在眼前的环境灾难——这个十多年前的暗讽,似乎巧妙地又绕了回来,米国最近些年的退群运动,让世界人民大跌眼镜,他们还是在关心经济,而且只关心自己家的经济 。
网图侵删
咱们来谈谈电影里,除了大场面特效之外的一些有意义的事儿 。
第一件事:政府高官不听博士警告,导致灾难损失增大 。这在电影里表现得很明了 。我们接着上面那个副总统——末段已是总统——的表现来说 。电影最想表达的意思,都依托这个副总统来表现和总结 。结尾时,他在驻墨西哥大使馆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我们终于明白人类是多么渺小,大自然反扑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多年来,人类一直相信,我们可以糟蹋大自然资源,而不会有任何后果,我们都错了 。”——仅凭这段话,电影就不应该被认为是部“愚蠢的电影”!
第二件事:霍尔与儿子山姆的约定、霍尔信守诺言的表现 。他们的父子关系,原本有点不太正常,因为霍尔工作总是很忙,跟儿子相处的时间不多,能抽出时间陪伴家人与儿子的时间也不多 。山姆在跟准女友劳拉聊天时,回答对方“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时,他说:有一次跟爸爸去格陵兰岛做科学研究,船抛锚了,我跟爸爸相处了十天 。准女友一开始说,这很无趣,得知山姆几乎没有机会跟父亲亲近之后,她似懂非懂地凝固了表情,若有所思 。
电影后半段,花费了较大篇幅讲述霍尔执意要去营救儿子的历险,虽然他搭上了一位与他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拍档的同事的生命,但这是他作为父亲答应儿子的一件事,就一定要践行诺言,何况在这天灾面前?在儿子生死未卜之前?——父子情,现实社会里有太多这样的现象,电影把它讲述出来,并非没有一点意义:工作再忙,也要陪陪家人、陪陪孩子,怎么就“愚蠢”了呢?
第三件事:霍尔身边两位同事的故事 。一位年长的同事,被才跟霍尔共事两年的年轻同事说成是“从旧石器时代”就与霍尔在一起了;而他自己,才被霍尔奴役了两年——但他在回答新加入团队的美女飓风研究专家的问题时,他与年长同事都是同时扭头争抢着回答的,这从侧面表现出,他们其实是有多么喜欢与霍尔共事,并为此感到自豪 。
霍尔最终决定前往纽约营救儿子 。两位同事不离不弃、不顾生死与他同往,一位说,我不来,你在风雪里车子都开不动;一位说,我不在,你们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我想起了一句老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拥有这样能拿命相抵的知己式同事和好友,人生何其幸哉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霍尔凭借自身的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等等赢取的 。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是深夜里的一盏灯,你能照多亮,你身边就会聚集多少人 。
网图侵删
第四件事:山姆与美女同学劳拉的感情故事 。他们都是高中生,山姆报名竞赛团,都是为了劳拉 。山姆的妈妈知道,他爸爸不知道 。这又说回父亲了;妈妈似乎永远比爸爸更关心、儿子的动态,这也符合社会常规,妈妈永远把孩子放在心上,并从实在的生活点滴里做出行动;很多时候,父亲则不然 。
扯远了 。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电影讲述了善良的劳拉,渐渐通过山姆的行动,从而把注意力从家境殷实的辩论对手身上,转回到山姆身上,并接受了山姆的这份朦胧的情愫,真美好——劳拉本来就很美 。电影告诉所有男人:要想赢得美人归,那就得拿出真心、真情、真本事,而不是耍流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