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去怪父母吧,多方便呀!( 三 )


6 , 真正需要重视的问题是什么?
我相信 , 很多研究者、咨询师和作者们 , 他们在调查研究、心理学咨询以及科普文章中 , 把父母的问题摆出来 , 不仅是单纯为了发现问题 , 给出一个答案了事 , 而是想进一步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
现在的社会信息传播很快捷 , 同时也很浅层 。 很多人知道了父母的问题行为 , 第一反应就是点赞转发表认同 , 俨然变成了攻讦自己父母的工具 。 即使来一篇教我们养育孩子的文章 , 我们也能想到自己童年的种种“不幸” 。
很多读者会含着泪嘴上说 , “我以后会对自己的孩子好好的” , 心里却念念不忘自己没有收到更好的呵护 。 “如今我这样都是父母的错 , 不怪我 。 ”让他们认识到父母的问题 , 并没有帮他们解开心结 , 反倒是让他们多了一个逃避的借口 。 很多人像牛反刍一样 , 不断咀嚼那些指责父母的至理名言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就曾指出:“重新再经历一次童年的创伤不会对成年人的人格问题有任何帮助 。 ”只是不断强调父母的错误 , 就像是种树的时候只挖坑不培土 , 做手术的时候只开刀不切瘤 , 哪怕你能挑出一千个你父母的罪状 , 也不可能改变你现在糟糕的自己 。

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去怪父母吧,多方便呀!

文章插图

无奈的是 , 教人们如何改善自己现状的方法却得不到重视 。 一些教我们改变自己的信息 , 不像怪父母的文章那么让我们感同身受 , 所以传播效果有限 。
当然 , 这些信息即使能够广泛传播 , 收到的效果也很有限 。 而真正有效的方法往往成本很高 , 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 , 要和父母更多地沟通和交流 。 哪怕是你自己接受心理咨询 , 也需要你同一个靠谱的咨询师 , 通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不过 , 好像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只会刨坑) 。 到最后 , 真正能改变的人只是很小一部分 。
写这篇文章 , 不是为父母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洗地 , 我承认 , 即使我自己也会隔三差五和父母吵架 , 我对他们过去的不少做法依然耿耿于怀 。 我只是希望大家在现在的信息环境下 , 在读到关于“问题父母”的信息时 , 别忙着认同 , 多一些思考 , 想点真正对你有益的行动来 。
人远比想象中自由 , 无论有什么样的童年 , 我们都可能实现更好的自己 。
——THE END——
原题:依然为自己的心理问题困扰吗?还是放过咱爸咱妈吧
参考文献:
《心理学精要》(美)迈尔斯(Myers,D.C)
《认识自己 , 接纳自己》(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
【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去怪父母吧,多方便呀!】《变态心理学》德博拉 C. 贝德尔(Deborah C. Beidel) , 辛西娅 M. 布利克(Cynthia M. Bulik) , 梅琳达 A. 斯坦利(Melinda A. Stanley)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