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 四 )


师: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在哪些地方应该贴“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生:油库、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矿井等 。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
师:请阅读“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 。(课本第134页“资料卡片”)
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
板书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 。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反思:
鉴于学生对燃烧与爆炸的现象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爆炸的奥秘,并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4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
2、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可与水、石灰水反应等化学性质 。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与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思想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总结能力 。
2、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并掌握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学科在世界的神奇奥妙,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热情和自豪感 。
2、通过课件的演示和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2学情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 。它是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时根据总结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去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第一单元里学习了空气,对二氧化碳虽有了解,但二氧化碳具体有哪些性质、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并不清楚 。二氧化碳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看不见又摸不着的 。学生对二氧化碳肯定感兴趣 。所以我们要抓住学生渴求对二氧化碳要进行全面了解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幻灯片,教师并加以引导,通过探究使学生获得知识 。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决的措施:利用课件和实验探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来解决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
解决措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师生的互动讨论来解决 。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我们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仅占空气体积分数的0.03%,但是二氧化碳对人类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同学们你了解二氧化碳吗?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活动2【讲授】一、通过实验交流、讨论,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播放幻灯片2,让学生知道本节的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通过探究初步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其用途
4、了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播放幻灯3、4、5、7,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观看幻灯片,按照教师的提示展开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了解二氧化碳的各种性质 。
2、播放幻灯6、8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
3、播放幻灯9、10、结合幻灯片中的提示和知识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让学生交流总结,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猜想
二、二氧化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状态和广泛的应用
(一)、播放幻灯11、阅读教材p119---121页讨论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