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1)可燃物跟空气隔绝;(2)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师: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灭火的方法呢?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中[实验7-1]的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灭火的方法,然后根据这个灭火的原理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 。
[录像展示]生活中几种灭火器:(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二氧化碳灭火器 。同时分别介绍它们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
师:每年我国因地下煤矿的矿井内瓦斯爆炸,化工生产的工厂爆炸、烟火爆炸等灾难,造成的经济掳失上亿元,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多么怵目惊心数据啊!那么我们作为有知识的青少年,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懂得利用科学知识为民造福,把灾难雕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易矧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面粉、煤糕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吗?
[实验2]演示教材中[实验7-2]注意:该实验中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按管可稍长一些,人应远离金属罐,以防危险 。此实验用的面粉应干燥,金属罐可用八宝粥空罐等 。
实验完毕,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 。诺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 3 2页最后一自然段,总结易删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
[小结]
(l)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
(2)展示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投影:见教材中图7-12所示)
课后小结
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l)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
2.灭火的.原理:
( l).消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藏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爆炸的含义 。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
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
难点 如何防火、防爆 。
教学工具
蜡烛、火柴、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
二、推进新课
爆炸
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实验探究:粉尘爆炸 。(实验7-2)
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 。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
现象:发生了爆炸 。
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
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
师:由上可知,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
生: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 。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
师: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 。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师:为了防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发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以下图标 。
师:投影展示:
师: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生:(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2)禁止放易燃物;(3)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4)当心火灾——氧化物;(5)禁止烟火;(6)禁止带火种;(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烟 。
推荐阅读
- 中学化学学科教学反思最终草稿
- 中学化学实验流程教学反思最终草稿
-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反思最终草稿
-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反思的最终草稿
- 化学教师年度个人总结 化学个人教学教师总结5篇
- 中学化学教学反思最终草稿
- 2023廉江小升初中招生方案 廉江市小升初政策
- 2023廉江城区学校小升初中招生对象 2023廉江城区学校小升初中招生对象有哪些
-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使用5篇
- 中学化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