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宾语前置句式 。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宾语前置 。原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这样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不会有的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
原文节选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译文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百姓死了,就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因为年岁不好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 。”
宾语前置,未之有,正确句式是未有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意思是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
原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翻译:“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
宾语前置总结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
这是典型的判断句式和倒装句式 。
例如《论语》中“其为人也孝悌,不好作乱,而好犯上者,未之有也 。”就是一句判断句 。
“也”字在句末表判断,而“未之”这是宾语前置,表倒装,所以“民怨其上
不遂亡者
【未之有也句式】未之有也”是典型的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与倒装句 。
推荐阅读
- us和usa的区别
- 工行储蓄卡里有钱,但是用不了显示可用余额0
- 没有电没有网络的地方可以安装摄像头吗?
- 目字带头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 三星S5830i手机有什么功能?
- 目组字有哪些词语
- 女生吃菠萝的好处和坏处 常吃菠萝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 沐猴而冠与哪个人物有关
- 人的优点有哪些200条 人的优点有哪些
- 水泥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