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常识 男性身体一种气体可透露健康( 二 )


放屁过多原因
放屁过多也可能是摄入了过多的淀粉类、蛋白质类以及刺激性食物(如豆类、土豆、蛋类、大量牛奶、大蒜、洋葱和韭菜等),或进食时速度过快所致,习惯性吞咽动作过多者也可能由于摄入较多空气导致频繁放屁,而这些均不属病态,也无需治疗,只提示应调整饮食习惯 。
最后提醒:放屁是正常生理反应,但要注意的是为了身体健康要提防放屁过多危害 。
说真的,为什么会放屁
作为正常的人,我们每天都要排出两升气体 。 这些气体有两个来源,要么是你吞进体内的空气,要么是你从各种食物中制造出来的气体 。 从碳酸饮料和口香糖中转入体内的气体被排出时并不会有异味,可要是你在饭后的30分钟到3个小时之内排气的话,味道就可能让身边的人皱眉头喽 。 因为这个时候结肠里的细菌开始分解小肠不能消化的残渣,有臭味的气体就是这一过程的副产品 。
由于我们吃的所有食物最后都会成为细菌的大餐,所以没有什么办法能阻止天然的气体生成 。 当然,摄取纯流质的食物可以减少气体的产生,因为它们通常不会给细菌留下捡漏的机会 。 更可行的解决方案是约会时管住嘴,别吃会产生难闻气味的食物 。 一些富含硫的食物,像鸡蛋、西兰花、菜花和白菜等消化后都会产生硫化氢,气味就像臭鸡蛋一样 。 豆类食物消化以后也会释放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为人体缺乏必要的酶来充分消化豆类中的多糖 。 “放气”这件事是先天的,可以跟上帝他老人家抱怨抱怨,但要说到随气“携带”的声音,可就是你的责任了 。 雷蒙德医生说:“当你紧张或大笑的时候,‘放气’的声音就变得很大 。 如果你能放松,让气体排出自如,虽然臭味还在,但是绝对听不到声音了 。 ”
屁的多少反映消化功能
吃喝的时候速度过快,焦虑情绪下长嗟短叹,都会吞下一些空气,可增加放屁;胃炎、胃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病等患者以及消化酶分泌减少的老年人消化能力弱,一下子吃多了,食物消化不充分,进入大肠后会产生较多气体 。 便秘患者的大便滞留肠道,被细菌过度分解也会产气增多 。 针对上述原因进行具体处理便可减少放屁,例如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可补充消化酶,胃肠蠕动太快者可用药减慢 。
另一方面,胃肠轻瘫令患者的胃肠蠕动减少,表现为肚子气体聚积发胀,放屁减少,甚至有气体向上从口排出,多见于糖尿病人,这时可服用增加胃肠动力的药物帮助消化 。 粪便、肿瘤导致肠梗阻,或者发生了肠扭转,也会令放屁减少,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通 。
憋屁或可导致便秘
俗语云:“臭屁不响,响屁不臭 。 ”放屁的响声是气体经过时肛门括约肌及附近结构发生振动所致,跟臭不臭没有必然联系,而与肛门括约肌的松紧、气流的速度等因素有关 。 当一个人的肛门括约肌松弛,或者直肠有炎症或肿瘤时,放屁时就会把粪便和黏液一起喷出来,因此不应擦擦屁股就算,最好进行相关的检查 。
为了不让响声和气味“扰民”,影响自身形象,人们常常憋住屁不放,例如乘电梯时从1楼憋到20楼的大有人在 。 为此,美国有人发明了装有活性炭的内裤以消除屁的臭味,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 无论屁臭不臭,人闻到或者吸入这些气体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威胁,而憋屁则会导致废气被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代谢废物转而要经肾和肺排放,加重了这些脏器的负担 。 在理论上憋屁还会导致肠道张力异常升高,可造成便秘 。
异常的屁
屁还是健康的晴雨表,屁的气味、多少与我们的饮食相关,也能反映出消化道的健康状况 。
放屁过多
这有以下三种情况
1、与饮食有关,如吃洋葱、生姜、生蒜、薯类、甜食、豆类和面食,由于上述这些食物含有可产生大量氢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的基质,所以食后往往会废气大增,不断放屁 。
2、跟吃饭动作快有关,因为屁中约70%的成分都是吃饭时随着食物一起吸入的空气 。 同时,由口中吞入的空气占了废气成分的70%,因此,狼吞虎咽、吃饭很快的人就容易放屁 。
3、跟疾病相关 。 中医认为,屁属于浊气下行 。 闷气少言、肝胆不宣、忧郁的人,由于肝胆、脾胃导致气机运化不良,或者气上行不通而在膀胱经的小肠成为浊气而下行 。 如果屁多但不臭,可能有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及肝、胆、胰疾病 。
臭屁熏天
放屁很臭有三种因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