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2021 2021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 )


最新2021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一、 能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密切联系起来 。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这节课中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将数学知识与生动形象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一种很真实,自然的状态下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姚老师收集一些图片,比如银行的自动门、电梯、汽车行驶、风扇、风车等许多真实的生活事例,让学生从这些活生生的现象中感受平移和旋转,体会到原来数学是这么地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
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题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
在课堂上,姚老师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创设情境与活动,给予足够的时间,使他们在自主观察、思考、操作中逐步感知,理解平移和旋转 。比如在数学移图时,姚老师先让学生整个图平移,接着引导学生找出对应点的方法,让学生一步步的掌握移图的方法 。而且整个环节都重视学生的真实感受,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 。
三、通过实践操作,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发展空间观念 。
整堂课中,姚老师十分重视实践活动,比如在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自动门、电梯、风扇、风车是怎样运动的,在画移图时,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的实践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的奇妙,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做数学”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
最新2021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一、情境创设引人入胜 。
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其实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同学们也曾亲身经历过 。周老师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游乐场为切入点,分别出示了缆车、摩天轮、旋转木马、滑梯和升降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运动方式、比画运动轨迹、讨论运动特征、比较两者异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含义,初步建立两种运动方式的数学模型 。
二、教学设计层层递进 。
本节课的难点是准确描述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周老师以童趣的小蚂蚁搬运食物为模型,依次呈现小蚂蚁运豆子、小蚂蚁运薯条和小蚂蚁运三角形饼干的场景,对应数学中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和图形的平移 。巧妙的设计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结构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完善和提升 。周老师将本节课的难点分层攻破,并在每一层次中加以相应的练习 。其中周老师选取的松树图、蘑菇图、电脑图和小船图的平移描述,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独立研究和展示交流,在交流时强调先要找出一对对应点,再数一数格数,轻松解决难点 。在此环节中充分体现了“独立探究、讲授、踊跃展示”的十二字精神,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孩子们及时内化了新知 。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节课内容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如果本课教学时,没有动态素材的呈现,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 。研究平移距离时,课件上动态演示了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和三角形的平移,以此验证之前的探究结果,突破了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时,动态呈现了富有情趣的练习,提高了练习的乐趣 。
周老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生对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有了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教学的有效与快乐 。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 。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 。本节课按照教材安排还有一个环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这个部分周老师把它作为了课后练习,没来得及讲 。讲授,踊跃交流的结果必然导致课堂时间不足,不知道在教学时该如何把握?作为一节公开课,我很想看到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本节课中似乎没有呈现 。在课的结尾,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平移的实际问题去解决,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或者可以让孩子们欣赏一些平移的花边等,让孩子感受数学的生活美 。可能我的观点还比较肤浅,我将把握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
最新2021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