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筑梦空间站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三 )


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 , 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 , 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做准备;
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 , 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 , 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
这次王亚平还要完成出舱任务 , 成为中国第一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
在此提前祝福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平平安安 , 圆满完成飞天任务 。
2022年筑梦空间站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5
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 ,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 进入预定轨道 , 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3名航天员带着全体中国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 , 前往浩瀚宇宙中的中国太空之家 。
发射时间虽然是在凌晨 , 但“圆满成功”的消息一出 , 互联网却是一片欢腾 , 无数网民守候着这一时刻 , 为发射成功而心潮澎湃 。
按照中国航天永不止步的“惯例” , 神舟十三号也将实现多个“首次”:与核心舱实现径向交会对接;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 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首次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 。
此外 , 相比于神舟十二号 , 神舟十三号也有很多特别之处 , 比如停靠中国空间站之后 , 届时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而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也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
而且 , 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之后 , 将完成空间站任务标准载人飞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轨验证 , 完全具备支持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需求 , 也标志着工程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转入在轨建造阶段 ,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正如网友所说“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航天” , 中国航天总是在不断超越 , 一点一点实现技术突破 , 以越来越快的频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 。经历了几代人的拼搏奉献 , 我们今天已经可以自豪地说 , 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宇宙探索的重要“玩家” , 而太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人类足迹 。
抛开技术层面带给我们的震撼 , 今天中国航天的整体气质也越来越从容、自信、温情、浪漫 , 越来越具有独特的中国韵味 。
比如 , 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乘组包括中国首位空间站女航天员——王亚平 , 她在出发前还特地发了个朋友圈“出差半年” , 云淡风轻的幽默表达透着一股自信 。在出征现场 , 王亚平的女儿还来为妈妈送行 , 高喊“妈妈加油” 。这一幕令无数人动容 , “妈妈出发给你摘星星了”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
神舟十三号的任务为期半年 , 时间上将会跨过中国的农历新年 , 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春节同样备受关注 。而更早之前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给空间站送去“太空快递”的时候 , 已经为航天员们准备好了春节用品 。航天员届时也会与所有中国人一起守岁 , 第一时间向国人送出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 。这些细致巧妙的安排 , 让航天这种硬核的“科技叙事” , 透出一股浓浓的人文情怀 。
如今 , 神舟十三号已经正式开启太空征程 , 我们预祝航天员们能圆满完成任务 , 也相信中国航天必将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 , 将我们的大国航天梦带向更远处 。


【2022年筑梦空间站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推荐阅读